2月27日,记者从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过去一年,面对疫情冲击特别是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的超预期考验,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5664.5万亩、产量430.4亿斤,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2023年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5660万亩,产量力争达到439亿斤。
2022年9月7日,南昌市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义坪村,中稻进入收割期。
(资料图片)
粮食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
过去一年,江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5664.5万亩、产量430.4亿斤,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其中,早稻总产量135.4亿斤,较上年增加0.8亿斤,居全国第二位。生猪出栏3065万头、同比增长5.3%,果菜鱼供应量足且价稳。
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213.8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6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自然村全覆盖。新创建166个美丽宜居乡镇、1561个美丽宜居村庄、153条美丽宜居示范带。
2022年度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国第3
2022年,面对疫情、汛情、旱情叠加挑战,全省上下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进展。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及时纳入监测、开展精准帮扶,全省没有发生返贫致贫现象。
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增,2022年实现就业141.1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4.6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10.2万人。帮扶产业提档升级,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全省培育联农带农经营主体5.21万个、产业基地1.62万个,帮扶产业直接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62.64万户。
全省脱贫人口2022年度人均纯收入达16348元、位居全国第3,同比增长13.6%、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6.9个百分点;全省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41元、增幅8.9%左右,总量和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5660万亩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双季稻,发展再生稻,今年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5660万亩,产量力争达到439亿斤。新增油菜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油茶种植面积130万亩以上。牢牢守住4004.59万亩耕地保护目标和3545.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红线。启动2023年度新增建设150万亩、改造提升1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大力推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引导各县围绕有机稻米、多功能油菜、特色水果、设施蔬菜、有机茶叶、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选准1~2个作为主导产业,长期扶持培育、重点突破。
落实重点帮扶村每村每年100万元衔接资金投入
在增加脱贫群众收入方面,主要是通过产业就业帮扶,稳住增收良好势头,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力争增速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脱贫户和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为3588元,较2021年缩小705元。
在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方面,主要是按照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三类县”的划分,支持各地结合各自的发展特点,探索合适的发展模式。将统筹资金、项目、资源,重点支持25个重点帮扶县加快补齐短板。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同时,将继续加大对1841个“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的支持,落实每村每年100万元衔接资金投入。
推进建设150个美丽宜居乡镇25万个美丽宜居庭院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力争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达7.9万家,社员人均增收达1920元。
有序开展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建设150个美丽宜居乡镇、1500个美丽宜居村庄、25万个美丽宜居庭院。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大学生村医培育行动,加强乡村全科医生培养,稳定乡村医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