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开设13所职业院校培养专业人才
日前,国家卫健委对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进行公示,南昌市作为全省唯一设区市位列其中。近年来,南昌市以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民生项目为契机,用民生“小切口”助推改革“大场景”,完善“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工作体系。如今,南昌托育服务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服务供给体系更加健全,充满民生情怀的发展蓝图徐徐展开。
坚持普惠 提供优质服务供给
(资料图)
“有专业的教师照顾孩子,价格也实惠,帮助解决了育儿难题,我们很放心。”“80后”二胎家庭——刘亚楠夫妇在综合比较多家托育机构后,将小宝宝送到家门口的南昌经开区智慧托育园。截至2022年底,南昌市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达588家,托位数21112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36个。
“托育服务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及婴幼儿家庭等各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推进。”在卡密拉国际婴幼中心负责人陈芸看来,托育机构正在以科学照护与教育、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让越来越多家长改变了传统的带娃习惯和方式,但仍然存在“不想上”“上不起”等问题。
包括刘亚楠在内的家长选择托育机构,第一要信任,第二是方便,第三就是价格,如何让百姓上得起托育机构?普惠是关键。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南昌市各县区托育机构普惠价格在1300-2800元之间,这一价格大约是市场价的70%。据了解,南昌按照“政府给政策、机构降价格,家庭得实惠”的发展思路,争取国家普惠托育项目21个,地方投资1.56亿元,普惠托位占比达77.4%,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托育机构,让普通家庭“托得起”。
同时,南昌打造包含普惠园在内的“四种园区”,鼓励社会各个层面参与托育产业,重点做好增量扩面的文章。引导办好“社区园”,“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社区托育点405个,提供托位约8000个;举办“公办园”,建成公办机构6家、公助民营(含公建民营)机构18家;打造“示范园”,通过“以评促进、以奖代补”,选出市级“示范园”19家,每家予以奖补12万-20万元。
资金补助 带动机构健康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市卫健委连同多部门为托育机构提供政策帮扶,‘真金白银’的扶持让我们有了信心。”凯德托育中心创始人邹丽告诉记者,作为市卫健委授牌的首批19家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之一,凯德托育中心如今在南昌已有6个校区,正在筹备新校区2个。为进一步带动这些托育机构健康发展,南昌通过财政资金、纾困政策等多种途径鼓励发展托育产业。
财政方面,出台并落实托育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普惠运营补贴、职工托育补助等财税补助系列政策。对新建、改扩建托育机构按每个托位400-6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对普惠运营托育机构按实际招收人数给予200元/人/月补贴,连续支持三年。2021年首次发放补助资金500万元。对职工托育3岁以下子女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补助。
基础保障方面,出台纾困保障政策,对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暖、用气等实施居民价格,降低运营成本。出台《南昌市应对疫情帮助托育机构纾困解难有关措施》,对受疫情影响的已备案托育机构予以每个1万元的补贴,同时予以税费扶持、租金减免、水电气费用减免等措施。目前已有24家机构享受纾困解难政策。
培养人才 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南昌市的托育服务着力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实施人才培养专业化的同时提升供给体量。”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昌大学幼儿园另辟新楼改建托育园并对社会招生,凤凰城上海实验幼儿园增设托育班……服务体量方面,市卫健委通过统筹运用现有幼教资源,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以改扩建、增设托育班等方式招收2-3岁婴幼儿,充分利用幼儿园办园经验、人才储备和直升机制,实现幼教资源转化,提供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2022年,全市新增幼儿园延伸班155家,全市幼儿园延伸班提供的托位占总托位比例超七成,有效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
在“建梯队、补短板”扩大托育人才培养供给方面,南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鼓励并支持驻昌高校及职业院校开设婴幼儿照护服务等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为婴幼儿照护服务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全市开设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的中专层次以上院校13所,每年培养托育人才约1000人,培训托育机构负责人、育婴员、保育师、保健人员等超6000人次。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昌市将以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为契机,在托育行业基础上,高起点统筹规划,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解决社区托育服务供给矛盾,同时加大对托育机构的综合监管力度,护航婴幼儿照护服务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