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们的传统思想中,世间任何事物都讲究阴阳平衡,比如人们活着的时候住的是阳宅,去世以后的坟地就是阴宅。实际上自从有了丧葬文化和丧葬制度,风水之说也就渐渐的形成了。
那么何谓风水呢?实际上自从风水产生的第一天起,它就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晋朝时期,文学家郭璞才为风水下了一个定义,他在《葬书》中所说:
(资料图片)
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归根结底的说,风水其实就是相地,无论是阳宅还是阴宅,最终的目的就是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以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
从古至今,关于风水的学说和文化有很多,一篇文章很难概括的了,今天只是想说一下,关于风水的一句俗语:坟上见三物,吉祥又多富。这里的三物是指什么,是否有道理,又有什么特殊的说法和讲究呢?
一、灵芝
众所周知,灵芝自古就被视为是一种仙草,它吸收天地之灵气,古人认为只有在风水宝地才会生长出灵芝,并且也是一种祥瑞,预示着吉祥和如意。既然灵芝有这样的特殊性,那么一旦生长在坟上,古人就会认为自己的祖坟一定是块风水绝佳之地,而且必定能庇佑子孙,且能够带来福运。
二、龟和蛇
一些比较特殊的动物出现在坟墓,也被古人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比如龟和蛇。老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正因为如此,龟即代表着长寿,也被视作一种灵兽。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一般在大型墓葬或者帝陵都有龟驮碑的建筑。
蛇在民间也是比较有灵性的动物,它与狐狸、黄鼠狼、老鼠、刺猬,并称为五大家仙。如果在上坟时见到了蛇,那么古人就会认为先祖沾上了仙气,乃大吉之象,自然也会为子孙带来富贵。
三、松柏
现如今,我们都习惯在逝去亲人的墓地里栽上松柏,据说这种习俗最早来源于三国时期的刘禅。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为了表达敬意和怀念,便命人在诸葛亮的坟墓周围种植了五十四棵柏树(诸葛亮五十四岁去世)。
因为柏树四季常青,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所以也代表诸葛亮的精神能够万古长青。自此之后人们纷纷效仿,表示对亲人和逝者最大的尊敬。那么上坟时柏树旺盛,则表示亲人的精神永存,能够万代流芳。
结语
事实上在古人眼中,如果事物出现反常的现象,那么就会认为有两种寓意,非吉则凶,比如这三物很显然就是吉祥的象征。但本质并非如此,也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植物生长需要种植和相对合适的土壤;龟和蛇的出现也只能表明坟墓周围环境,适合它们生存。当然,无论出现什么现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逝者的缅怀和思念,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