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我家分户的问题已经解决好了,谢谢你们关心!之前是我没有正确反映问题,给你们添麻烦了……”近日,黔西南州望谟县纪委监委对“贴牌”举报、业务范围外信访件进行回访时,该县大观镇拉洋村村民罗某某回答道。
不久前,罗某某在办理建房及分户手续时,因未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而没有办理成功,于是便贴上大观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推诿扯皮、不作为的“标签”向县纪委监委举报,信访室接访人员经逐条梳理发现反映问题均为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问题后,对举报人耐心解释疏导,并将反映问题转涉及职能部门。
“所谓的‘贴牌’举报,就是将各类纪检监察业务外的信访问题,贴上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标签,从而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要求受理。对此,我们必须把职能职责‘讲清楚’,把问题‘分清楚’,把诉求‘办妥当’”望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围绕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中常见的“贴领导、贴性质、贴热点”等“贴牌”举报问题,县纪委监委强化宣传引导、分析研判、跟踪督促,进一步规范信访件的受理办理,有效破解“贴牌”举报难题。
为把职责“讲清楚”,县纪委监委利用网站、微信等线上平台和常态下访、一线接访、重点走访等线下途径,综合运用发放宣传手册、公布信访举报方式、推送信访举报工作相关知识等,线上线下实时开展纪检监察机关举报受理范围、信访举报渠道、举报方式、程序等宣传,把“为什么不受理”讲清楚,把“到哪里反映”说明白,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进行信访。截至目前,信访宣传16次,发放《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指南》600余份。
把问题“分清楚”,群众诉求才能少走弯路。为此,县纪委监委建立信访举报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对网络、电话、来信等渠道反映的问题条理不清、诉求冗杂认定难的信访件,主动约访信访人,厘清其主要诉求。对业务范围内的,依规依法受理;对有实质内容但为个人利益诉求的“贴牌”举报,“摘牌”后按规定转涉及职能部门办理。同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并对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被贴牌”党员干部开展澄清正名。
群众信访目的为的是解决问题。县纪委监委以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与政法、信访等部门建立问题双向移送机制,强化业务沟通、定期互移问题,对问题涉及广、内外交织型的疑难信访件,采取“拆解联办”的方式,对业务范围内问题,及时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对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群众利益诉求,通过问题转办单、工作提醒函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充分会商、协同办理、联动处置疑难问题,合力解决群众群众诉求,推动“贴牌”类举件“案结事了人和”。
据统计,截至目前,望谟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登记来访群众信访举报16件次,引导分流信访举报8件次,移交“贴牌”举报问题4件次。(望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