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来了,车来了,大家赶快把背篼背起排好队,袁家湾还有几个人在等着呢......”循着吆喝声,笔者跟随人流踏上了歹苏村开往集镇的客车。一路上,阳光甚好,窗外蓝天白云,车内欢声笑语。
(资料图)
周日,正是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逢集的日子。一大早,距镇街道近十里山路的歹苏村村民马大爷带上老伴,坐上通村小客车赴乡镇赶集。“日子好了,今天赶集的东西也要置办得丰盛些,给镇上读小学的孙子买几套衣服。”老马喜滋滋地说。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老马的喜悦一方面源于他的孙子在学校取得优秀的成绩,另一方面是村里通了客运,出行方便了不少。
老马所在的歹苏村是普安县青山镇较为偏远的村,虽是几千人的村子,但年轻人大多都选择外出务工,现在村子里都是老人与小孩。他们没有车辆,也不会驾驶,生活、就学出行成了村里的难题。
“不仅是歹苏村,青山镇很多村子都存在这个问题。”青山中心派出所所长邓献奎介绍。
“以往,村民要走上十几公里路,才能到集镇上,买点日用品全靠肩挑背驮。”歹苏村警务助理瓦云飞说。
今年3月,青山中心派出所经过调研踩点,与客运公司对接,将青山镇兴隆村、歹苏村、黄家坝三个村选为农村客运交通保障试点,每天安排一辆19座的小型客车到村里,方便群众出行。
44岁的常必玉是青山镇到歹苏村的客车司机,每天早上8点,他都会早早在村委会门口等候到镇上的群众。
青山镇到歹苏村客运专线途径11个村组,客车专线开通后,可服务上千名群众出行。
“不仅老人上街方便,学生上下学也有‘包接送’服务。”常必玉告诉笔者,每发一趟车,他都会把载客人数、学生人数、发车时间发到派出所建的“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务群里,方便派出所掌握行车情况。
“大家都要系好安全带哦,直到安全的下车才能解开,听到没有?”在交通劝阻点,青山中心派出所交警中队民警王锡辉嘱咐道。
此外,青山镇上有电厂、矿场,每天途径镇上的大货车近700余台次,为护航群众安全出行,派出所还与矿场企业、货车司机达成协议,在群众赶集日、学生入学、放学时段减少运输频次,减少事故风险。
如今,普安县以青山镇为试点,班车开进了村组,家门口就能搭上车,每天一到发车点,村民们早早就排好了队,乘着宽敞舒适的班车,幸福感大大提升。(赵佳玲 邹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