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获我国地质科学最高奖
(资料图)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是我国第一代科学工作者
中国碳酸盐岩沉积学科开创者和奠基人
他指导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
为推动中国古地理学走向世界奋斗一生
总台《吾家吾国》春节档
专访定量岩相古地理学开拓者
中国地质学家冯增昭的故事
野外考察日走上百里地
被人称为“冯铁腿”
96岁的冯增昭
将自己的工作形容为
“需要老老实实干的笨工作”
精细是研究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关键
“绘制的每一张图都有
岩石剖面或钻井剖面的根据
搞科研没有捷径”
冯增昭家中珍藏着一张
当年和学生共同绘制的图纸
他在数不清次数的野外考察中
背回一包包珍贵的化石样本
每跑完一个地方
冯增昭都要写一篇文章、做一幅图
当时的制图无法借助计算机的帮助
只能用手写完成
虽然费事,但无法偷懒
因为这些都是定量研究古地理的根据
大家都称他是“冯铁腿”
一天能跑百十里地
“带学生跑野外,老师一定得走到前面
我走百十里,学生跟着我也走百十里
所以学生给我起了这个外号”
多年的野外考察经历
为冯增昭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他相继出版
《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
《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中国沉积学》等十几部重要著作
“为国找矿”初心如磐
他扎根西部指导完成气田勘探
对冯增昭来说
野外是地质学家的老师
要到山上看第一手资料
当时,国内的碳酸盐岩沉积学相对落后
他给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写信
“要找油得重视碳酸盐岩
必须‘为国找矿’”
与此同时,冯增昭认为
中国的古地理学想要快速发展
必须引进国外的先进成果
于是他开始研究翻译
国外有关碳酸岩盐沉积学的文献和资料
生活条件艰苦,科研物资匮乏
冯增昭白天既要给学生上课
又要进行野外勘察
晚上备完课后
他还要在与学生同住的房间内
在昏暗的灯光下熬夜翻译文献资料
短短几年间,他相继翻译了
《沉积岩成因》《白云化作用》
《深水碳酸盐环境》等共270余万字的译著
这些翻译著作不但揭开了
我国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的新篇章
而且为我国大气田的发现奠定理论基础
1979年,冯增昭顶住压力
在鄂尔多斯气田勘探中突破理论
首次提出“在坪中找气”的观点
扎根西部14年,他指导完成了气田的勘探
至今,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中心的
上千亿立方米大气田
源源不断地向西安、北京等
40多个大中城市输送天然气
超过3亿人因此受益
回忆起那段时间所承受的压力
冯增昭说自己“不怕”
因为错就是错,对就是对
如果没有魄力,谈不上是地质学家
更谈不上是科学家
“研究是我从一而终的兴趣”
96岁仍在发表学术文章
他说自己是为了地质事业而来
在探求古地理学的道路上
冯增昭敏锐地意识到
必须有中国自己的学报和国际学会
才能使中国古地理学拥有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旺盛的生命力
2022年7月
申请了九年零两个多月的
国际古地理学会正式成立
作为学会发起人的冯增昭上台演讲
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地质学专家
聆听了他的演讲
国际古地理学会的成立
完成了冯增昭多年以来的一大心愿
但他的工作并没有因此而暂停脚步
已经96岁高龄的他
还在为自己1997年创办的
古地理学报亲自批注稿件
直到2022年4月
仍在发表关于沉积岩石学的学术文章
冯增昭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看稿
看过的文稿堆满了家里所有的角落
他负责稿件的初审,要退稿三分之二
再请国内外的同行专家来评审、退稿
保证学报的学术质量
他说,自己是为了地质事业
为了中国的油气事业而来
做的工作不能愧对自己的一生
2023年1月
这位总是自谦在做“笨功夫”
总是自谦为“驽马”的老先生离我们而去
地质是地球的历史
这位地球历史的解读者
把他的责任尽到了最后一刻
推荐内容
“我有一个外号,冯铁腿!”
每日消息!建议彻查张颂文背后
全球热讯:高原变电运维人:数九寒天守护玉树光明
环球热文:拿着灭火器守护市民放烟花 95后消防员走红背后
动态:日本决定5月下调新冠等级
每日焦点!全球首架C919国产客机兔年首飞
女子带猫回家过年 猫收到千元红包
即时看!拜登宣布齐恩茨出任白宫幕僚长
全球快报:普京称苏联人民为挫败纳粹计划作出“最大贡献”
全球关注:杜富国,当爸爸了!
视点!美国5名警察将黑人司机殴打致死,“弗洛伊德案”重演
百事通!岳飞庙背诵满江红免票 市民排长队
谷歌裁员当天 幸存员工崩溃哭泣
全球消息!火星表面发现奇特地貌酷似熊脸,研究人员释疑
【快播报】男子春节逆向旅游深圳承包整片沙滩
没想到,这才是《流浪地球2》的“真面目”
世界速看:男子与女友吵完架开车2分钟扣22分 网友:冲动是魔鬼
店铺放鞭炮未清理环卫工被炸耳聋 法院判了!
全球看热讯:佩洛西丈夫遇袭案现场视频曝光 歹徒当着警察的面挥锤
14岁初中生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 师从数学大师丘成桐
天天即时:桃符呵笔写 椒酒过花斜 古人诗词中的年味儿
35年的坚持,河南三兄弟用光影记录乡邻全家福
陶然亭花卉师首次开播 线上科普年宵花养护技巧
世界新动态:来自天安门的国旗在这展开:“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世界快看:2024年美洲杯将在美国举行
当前快播:数十件“猫王”个人物品将拍卖,都有些什么?
环球视讯!男子与女友吵完架开车2分钟扣22分 这赌气代价太大了
世界百事通!北海通报4个菜1500元处理情况:店家被立案
每日时讯!复工别慌,这份指南让你摆脱“春节综合征”
全球热点评!有一种温暖,叫返程的后备箱
当前看点!关于《流浪地球2》里的“硬科技”,他们这样说
焦点关注:中方代表:尊重、遵守、维护规则方能行稳致远
天天滚动:“弗洛伊德案”重演,美国总统拜登呼吁保持冷静
焦点快播:从“为国找矿”开始,这位地质学家留下传奇一生
中国女足吹响集结号 主帅:今年三大比赛任务都很重
焦点讯息:于蕾,带“国家宝藏”下凡 她曾是央视春晚总撰稿人,如今在热播的文博综艺中任总导演,讲述国宝的传奇历史与今生故事
世界信息:关注游客体验与安全,无论淡季还是旺季
微资讯!且将年味入肴中
精选!共同感受春节的味道
全球速讯:华西教授回乡,又干起了“老本行”!
播报:爸爸灌一瓶海水送孩子!13年他第一次回家过年…
全球热门:节日里那些可爱的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刘晓峰:东亚文化圈如何过新年?
当那个“钢腿女孩”决定勇敢去爱
国家需要就是他的研究方向 如今88岁仍被称为“拼命三郎”
12对环卫工人夫妇,收到特别的新春礼物
环球简讯:马斯克称中国竞争对手工作最努力、最聪明 还说......
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我们没有
【聚看点】佩斯科夫:泽连斯基早已不再是普京的可能谈判对象
【聚看点】零下53℃!他们在这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