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短命村”之称的清远斜塘村,在“健康直通车”的推动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村民们终于在中秋佳节前夕,告别了“伤心地”,搬进装有自来水管道、整齐划一的复式村屋,村民们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

天刚拂晓,清远市阳山县江英镇斜塘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32岁的李柄阳特意细心地为92岁的祖母黎婆婆换上了新衣裳,并大声地在她耳边说:“我们马上就要搬进新房子住了!”老人乐得脸上笑开了花。

村里的男女老少因兴奋通宵未眠,黑眼圈遮掩不住他们欢喜的眼神。不远处相对着的,是排列在公路边八栋张灯结彩、整整齐齐的房子,那就是他们今天将搬迁入住的新居———“金威健康新村”。他们将在新村里欢度即将来临的中秋国庆佳节。村民几代人的搬家梦想终于实现,昔日“短命村”斜塘村今日迎来了它的新生。

新完工的新村距离旧址约一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该新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不但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管道,还精心设计了门楼、文化室和绿化带,8栋新楼每栋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俱为钢筋水泥的复式结构。

斜塘村是一个自然村,一共有7户30多口人,全姓李,以多病、寿命短闻名。为了告别病痛折磨,村民们几十年来一直想搬家。上世纪90年代,全村集体搬过一次,但条件并未根本改善,村民们依然多病,于是又集体搬回。他们做梦都想建一个好一点的家园。

立在新村中央的一块石碑记载着社会各界对斜塘村的善举:在“健康直通车”行动组委会的促使下,团市委筹集资金2万元并为村民安装了电视天线;阳山县委、县政府多方筹资9万元;江英镇委、镇政府当即批出迁移土地;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捐出18万元善款,还向每户村民们赠送了价值2万多元的家具用品,并招聘了两名该村青年前往深圳工作。

在建设新村的同时,广大青年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用辛勤的汗水为该村修建了一条简易的“青年志愿者之路”。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崔波在视察新村后,认为“健康直通车”行动催开了“金威健康新村”这朵文明之花。

17岁的姑娘李爱娣这次也特意从深圳赶回斜塘村帮助家人搬新居,她两个月前幸运地被金威啤酒有限公司招为仓管员,成为斜塘村第一个走出大山进城工作的姑娘。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居和满屋的新家具,她激动地说:“这样好的房子过去做梦也没敢想,社会各界的关怀让我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小资料

清远阳山县江英镇斜塘村是我省闻名的“短命村”,这里的生存条件极差,地势低洼,一到汛期,周围的水都往这里汇集,很容易造成污染。再加上贫穷,村民的营养健康状况极差,不少人都活不过40岁。

据调查,该村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3.1%,远高于阳山县的总感染率(35.56%),其中感染两种虫的占37.04%。前来调查的省城专家说,斜塘村的生存条件是全省最差的地区之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