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李桥镇,大大小小的事没有我摆不平、搞不定的,镇里的、村里的干部没有一个不对我俯首帖耳、毕恭毕敬的。”

2010年,被抓捕归案的原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的镇长李丙春,说出了这样一句让人心惊的供词。

他在职时曾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总共贪污拆迁款高达3800余万元,挪用公款达1.78亿元!

数量之大,令人发指。

李桥镇是李丙春的故乡,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在李桥镇村、镇两级单位工作了33年,面对并不富裕、将他视为骄傲和领头人的父老乡亲,他想到的不是反哺,而是将所有能搜刮到自己口袋的钱财全部搜刮干净,犹如一个“土皇帝”。

一、拖拉机手成“明星村支书”

李丙春,生于1960年北京顺义区的沿河村,那时的沿河村还没有并入李桥镇。他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而李丙春的家庭状况也非常一般,与那是中国大部分的家庭一样,生活并不殷实,基本还是在温饱的边缘徘徊。

初中毕业以后,李丙春就进了部队,当了三年的兵,退伍以后,李丙春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沿河村,进入了沿河村公社,成为了一名拖拉机手。

当地的村民曾这样评价,说李丙春脑子活络勤劳肯干,很多村民对这个年轻小伙子印象甚佳。

也很有做生意的天赋,90年代,国家经济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河公社成立了出租车公司,李丙春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从公社出租车公司的负责人,成为了这家公司名副其实的老板。

有了这家出租车公司,李丙春开始大展拳脚,凭借他灵活的头脑和勤劳肯干的特性,生意越来越红火,不少村民跟着他赚到了不少的钱。

也正是在这时,后来帮助他贪污的帮手孙七十,从一个沿河公社的编外人员,成为了李丙春的专职司机,并且一直伴随他左右,直到后来,李丙春成为了镇长,这个孙七十也进入到了李桥镇的政府招商部,成为了一名正式职员。

图|李丙春

李丙春的出租车公司给村子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村里的村民也跟着富裕起来,他们对这个勤劳肯干的李丙春十分认可,也十分拥护。

很快,在村民的支持之下,他从出租车的老板摇身一变成为了村主任,后来还做了村支部书记。

当然,李丙春也没有辜负乡亲们的认可,在他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这段时间里,他带领的沿河村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裕村”,附近的村子都知道。

和这个“富裕村”一同出名的,还有李丙春自己,他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支书”,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

入职成为村干部以后,李丙春考取了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学位。

李丙春的仕途十分平坦,一升再升,沿河村并入李桥镇以后,李丙春更是由原来的原来的沿河村村支书,升到了镇长的位置。

荣升为镇长的李丙春更是春风得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他下属的各个村的村干部,对他的态度都很谦卑恭顺,这也让李丙春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李丙春升官以后,来找李丙春办事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当中有小事,也有大事。得到李丙春帮助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李丙春表示感激,这更是让李丙春尝到了甜头。

体会到了这个镇长之位带来的好处以后,李丙春的心态渐渐发生了转变,他逐渐不满足于这些小名小利,开始琢磨着如何获取更大的利益。

图|李桥镇地图

而当年李丙春的专职司机孙七十,也被安排到了镇上的招商部门,在李丙春的授意下,孙七十开始和李丙春打起了配合,成为了李丙春谋取利益的工具人。两人一起获得了不小的利益。

就这样,李丙春的欲望飞速膨胀。

自此,李丙春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肆无忌惮地谋取利益,而当年的那个红遍十里八乡的“明星村支书”已经迷失在无穷的贪念之中。

二、拆迁“打欠条”,赃款买轿车

2002年,李桥镇被规划成为了临空经济的核心区域。

李桥镇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紧挨着首都国际机场,它下属的洼子村更是距离首都机场不过一公里。

特殊的地理位置给李桥镇带来了不少的商机,而北京甄氏房地产开发集团也率先看到了这个地方。

他们看中了李桥镇英各庄的这块土地,准备将这块土地买下,在这里盖一个庄园小区。

这个小区,也就是后来的馨港庄园小区。

图|李桥镇馨港庄园小区

2005年,李桥镇开始了旧村改造,甄氏集团也承诺给村民每亩地3万元的拆迁款,购入他们的土地,改造楼房。

然而,根据当地村民们的反映,这笔承诺的拆迁费,一直都没有打到村子的集体账户上,村民也并没有得到他们承诺的补偿。

拆迁时,村民们只得到了每平方米只有1080元的拆迁补偿。

虽然,1080元的拆迁补偿与当时的市场价格相比,可以说是非常的低廉了,但是当时的村民因为信息差,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后来,甄氏集团将馨港庄园小区的楼房,以每平方米1000多元的价格卖给当地的村民作为回迁房,村民们也大多都欣然接受了。

对于他们来说,如此低廉的价格就可以让村民摆脱平房,住上楼房,已经很不错了。

然而,村民们虽然住进了馨港庄园小区,但是直到2012年,甄氏集团也依旧没有给他们办理回迁房的产权证。

这个问题,也始终没有人出面解决。

和英各庄相似,李桥镇距离首都机场最近的的洼子村也面临着拆迁问题。

而据当地的一些村民回忆,洼子村的拆迁,更是非常迅速。

2010年5月29日,李丙春突然毫无征兆地带着一批工作人员来到了洼子村,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开始挨家挨户地测量了村民们的房屋面积。

他们的这些行为,让村民措手不及,都处在一个迷茫的状态。

“他们只说是政府拆迁,要征用我们村的地,但是之前没有出过公告,那天也没有出示任何拆迁证明。”一个村民回忆说。

很显然,拆迁之前,李丙春并没有对村民提前通知。

据说,李丙春那天突然带人到了洼子村的村委会,要求村干部配合他的拆迁工作,并许诺,事成之后,会给每个人20万的奖励,还打了白条。

手法纯熟一气呵成,显然,李丙春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洼子村的很多村民也还没来得及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签订了宅基地征用协议。

拆迁虽然很顺利,但是百姓的利益却没有得到保护。

与英各庄的情况相差不多,洼子村拆迁,村民也没有得到多少补偿,他们得到的拆迁款也远远低于政府划的标准线。

洼子村拆迁时,已经是2010年,相比于五年前,英各庄拆迁的时候,上涨了很多,但是给村民的补偿,每平米却只比英各庄上调了400元。

图|李丙春拆迁漫画

然而,这多出来的巨款,却并没有到百姓的口袋,去了哪里呢?

据当地一位村民回忆,2010年,李桥镇政府突然莫名地多出了11辆帕萨特,身为镇长的李丙春也开上了一辆。

如此大的排场,自然是要需要一笔巨资的,但是那个时候,洼子村的拆迁还没有开始,镇政府怎么就突然多出了一大笔钱呢?而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今,这个问题也自然得到了解答,这11辆帕萨特与洼子村的拆迁款怕是脱不了干系。

三、鲸吞拆迁款,收钱收金条

随着城市的新规划,李桥镇不仅需要旧村改造,拆迁土地,还需要建造高速公路。

机场高速南线和京平高速两条高速公路就在北京的顺义相接,李桥镇也在拆迁范围内,李丙春也盯上了这两条高速公路拆迁工程的拆迁款。

图|李桥镇的地理位置

为了从这两项工程当中获利,李丙春想到了一个非常高明的方法,就是伪造虚假的拆迁补偿协议书。

2006年到2007年,机场高速南线和京平高速,开始了拆迁建造工程,而这工程不光是给去机场的人提供了便利,更是给李丙春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为了私吞机场南线高速公路的拆迁款,李丙春谎称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征用,老百姓是没有拆迁款的,随后,李丙春又指使他人伪造了一份假的拆迁补偿协议书,将村民们的拆迁款全部独占了。

同一年,京平高速公路也进行了拆迁,李丙春又如法炮制了一个假的拆迁补偿协议,又一次私吞了拆迁款项。

三条高速公路的拆迁款,分别是1010万,860万,2000万,这将近4000万的拆迁款,全部被李丙春侵吞。

2006年6月到8月,李丙春曾擅自将6600万余元的土地补偿款,借给北京甄氏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这笔公款,并没有用在李丙春对外声称的镇政府招商引资上,而是被甄氏房地产用在了公司的营利上。

图|李桥镇农房

此后,李丙春又不止一次将公款擅自外借。

2007年的4月,李丙春挪用了镇政府的3000万公款,又一次外借给了甄氏房地产,甄氏房地产又将这笔款项转借给了北京福泰恒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直至8月,这笔款项才收回到李桥镇的镇政府。

这笔款项收回以后,李丙春又又私自将这笔公款挪了出来,以他的个人公司——北京智祥万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义,将公款借给了北京金宝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而这笔公款,为北京金宝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带来了840万元的收益。

李丙春不仅多次挪用镇政府的公共款项,还被指控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

据指控消息得出,2007到2008年期间,李丙春曾利用职务之便,向北京隆景阁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提供帮助,在他的帮助之下,这家公司得到了“中国电子口岸业务技术及配套用房”的设计工程业务。

为了报答李丙春的帮助,隆景阁的公司法人杨某,给了李丙春一张价值8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卡。

2009年下半年,李丙春又一次滥用职权,将镇西的树行村工业用地,租给了北京中铁兴华经贸有限公司。

这一次,他收到了一块金条,而这块金条价值人民币15.3万元,送他金条的正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段某,以及办公室主任张某。

李丙春能够如此放肆地钻空子,因为在他在李桥镇担任镇长期间,镇党委书记因病有3年的时间不在岗;等他担任镇党委书记期间,镇长又因为其他公务2年未在岗,近5年时间他都可以胡作非为,无上级或者同级干部监督。

而且财务上对李丙春的监督也是形同虚设,按照制度,10万元以下的支出镇长是可以决定的,10万元以上的则需要开会决定。刚开始李丙春还能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后来他发现只要是自己提出来的建议不会有人去反对,就干脆不开会了。

比如一次他给一个“朋友”出借公款,就只给财务打了一个电话,开了一张2000多万元的支票,而会计对此没有多问一句。除此之外,办案人员还查实了很多李丙春决定的百万元以上的支出,这些连账目都没有记载。

他在李桥镇村、镇两级单位工作了33年,在李桥镇的人脉关系盘根错觉,给了他极大地为自己谋取私利的空间。

四、一块瑞士表,牵扯惊天案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常年日久肆无忌惮地收受贿赂,贪污款项,终会有被发现的一天,而李丙春罪行的曝光,则源于一块瑞士手表。

2010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原副局长,张敬礼贪污的案件正在审理中,在调查过程中,有关部门意外地发现,一家投资公司的总经理杨某,曾将一块价值11.6万元的积家牌瑞士手表送给李丙春,涉嫌行贿。

图|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被捕

这条意外的线索,牵扯出了李丙春的受贿行为,工作人员很快便对此展开了调查。

而这一调查,可不得了。

在李丙春的办公室里,检察机关发现了金条,还有多张银行卡以及存折,此外,李丙春名下还有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账目往来,也难以经得起推敲。

如此物证摆在眼前,李丙春的罪行已然十分明显。

面对这些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李丙春仍然极力辩解,试图洗清自己的罪名。

他称这些金条只是工艺品而已,并不是他收受的贿赂。银行卡和存折中的存款,则是他之前做生意得到的个人积蓄。那家挂在他名下的公司也是朋友开的。

李丙春这些拙劣的谎言在铁证面前,不堪一击。

2012年2月23日上午10点,李丙春案件交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开庭时,这个年逾半百的贪污镇长,留着寸头,穿着一个绿色的军大衣,被法警押入法庭。

在这严肃的法庭中,面对法官的审问,李丙春却没有一丝的愧色和恐惧,他表情放松,甚至是带着微笑,不知道此刻的他,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

图|李丙春(中)

与李丙春一同受审的,还有他的帮手,孙七十。

因为案件不是公开审理,所以李丙春的妻子也不能进入旁听,一直等在法院的门外。

庭审结果表明,李丙春在职时曾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总共贪污拆迁款高达3800余万元,此外,他还曾挪用公款达1.78亿元。

李丙春,也成为了落马的乡镇官员中涉案金额最大的一个“两亿镇长”!

最后,李丙春被判定为贪污、挪用和受贿一共三宗罪,判处为死缓,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而他的帮手,孙七十,被判处挪用公款罪,处有期徒刑七年。

至此,李桥镇的“两亿镇长”终于下马,他也为自己贪婪的违法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而这桩案件所幸的是,涉案赃款大部分已被追缴。

一个权力并不大的镇长,竟然能够制造涉案2亿多元的贪腐大案,让全国震惊。

对自己的家乡,我们怀抱着热爱,刚刚当上村长的李丙春也曾经以这种心情去改变自己的家乡,去想方设法带着村民致富。

他的工作能力和对群众的热情,群众是看在眼里的,而群众反馈给他的尊重和信任,却被他当作“俯首帖耳”。

一部分的基层干部很可能出身低微。他们一旦得到了权势,思想便会发生极大的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诱惑,他们也逐渐迷失了自我。

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事业心已经不复存在,丧失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他们的日子也过得浑浑噩噩。

他们不再将心思放在办实事上,每天得过且过,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整天将心思都放在如何谋取自己的利益上。

所以,想要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官员本身的思想境界就显得尤其重要,假使能够更加严格地筛选基层官员的思想品质,并定期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想必这样的现象也会消失不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