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消息,目前,云南省实现三七趁鲜加工年产能超过1万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规模化、数字化、集约化的三七趁鲜加工基地。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强“云药”产地加工产业,打造“云药”产地加工品牌,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抢抓国家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政策机遇,积极开展政策措施研究和落地,于2021年10月29日出台了《关于开展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试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开展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试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作为云南中药材产地加工龙头企业,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充分利用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试点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将质量管理体系向种植加工环节延伸,切实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直接采购合规来源的趁鲜加工中药材原料,进行中药饮片生产加工,实现提质增效,做强三七精深加工,补齐三七产地初加工短板。据不完全统计,自试点工作开展至今,云南四家趁鲜加工龙头企业已生产鲜切药材超2500吨,产值过4.5亿元。

除了三七,入选云南省第一批产地加工(趁鲜切制)中药材的品种还有天麻、重楼和白及。云南省药监局将持续做好第一批产地加工(趁鲜切制)中药材的监督管理工作,协同各州、市相关部门,形成中药材产地加工管理工作的合力,鼓励支持企业改变单一产业的属性,形成良好生态圈,将药品生产企业鲜切药材购买和管理情况作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合规检查和日常监管的重点内容,全面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助力“云药”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完)(李江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