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7月我市优良天数为30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6.8%。

监测数据显示,7月我市PM10月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下降6微克/立方米,降幅为17.6%,较2019年同期下降21微克/立方米,降幅为42.9%;PM2.5月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下降1微克/立方米,降幅为4.2%,较2019年同期下降4微克/立方米,降幅为14.8%。

据了解,我市坚持把“优良每一天,下降每微克”作为目标追求,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环境工作的首要工程,出台了《襄阳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百日攻坚方案》。开展施工工地扬尘整治,对城区350个工地实施严管;持续实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聘请专家团队对277家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开展问题诊断和专业指导;加快工业炉窑分类整治,督促555台问题炉窑加快整改;推动餐饮油烟治理,对全市7803个餐饮酒店实施排查整治;开展重污染天气专项巡查、餐饮油烟专项巡查、站点周边强化污染源巡查、颗粒物激光雷达高值点位巡查等1665次(处),对发现的234个问题逐个督办整改到位。

与此同时,我市新建了17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对城区周边街道、乡镇开展考核,压实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对80家重点餐饮酒店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施,加强油烟监管;升级“蓝天卫士”系统,实现秸秆露天焚烧自动识别;启动“襄阳市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提升”项目,提高科学治霾水平。

推荐内容